在冬日暖阳的金辉下,满载收获的"十一五"完美收官,吴起,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一改往昔的容颜: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,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,一条条街道整洁亮丽。白天,老城区、开发区各条街上车水马龙,长征广场、吴起广场各个主题广场上游人如织;入夜,围绕县城的八个山上阁亭如明星高悬,延洛河而建的主街道在各类灯饰的映衬下宛如银河,流光溢彩。"十一五"以来,吴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硕果累累:国家卫生县城、全国文明县城、国家生态示范县一个个响当当的荣誉称号,是"十一五"期间吴起在城市建设方面所付出巨大努力的丰厚回报。经过五年建设,一座星光闪耀、魅力四射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正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城市规模变大
随着"金马"工业园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,吴起县城已经向南延伸到了三道川川口,居住在这里的宗大爷感触最深,"过去这里是杂草丛生、荒凉偏僻的农村,现在你看,都变成城区了,环境比以前好多了,到处都是绿色,人也越来越多了,我们都爱到这里走走看看。 "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,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感受到城市生活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。
"十一五"期间,随着县域经济突飞猛进,吴起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,着力形成城乡一体的大交通、大教育、大文化、大卫生、大社保体系,实现城乡共建共享、共同发展,着力打造"显山、露水、透绿、灵秀"的生态文明适宜人居的山区县城,按照"一城六镇八川百村"的建设思路,坚持"科学合理、适度超前、综合配套、彰显特色"的原则,认真做好规划,在实施重点项目的同时,着力抓好"交通畅通"、"安全用水"、"适宜人居"、"农田水利"、"供暖供气"、"净化硬化"、"河堤城防"、"靓化点亮"、"绿化美化"、"小城镇建设"十大工程。同时,加强城乡环境清理、整理、保洁工作,为城市的经营和管理积累经验。几年来,该县累计投入资金13.6亿元,先后开工建设完成了166项重点城市建设项目,建成了3个广场,4个市场,6座大桥以及石油大厦、中学、居宁花园等一大批市政建设。大力实施扩容、畅通、靓化、配套四大工程,建成了3个集中供热站,29个公厕,70个垃圾台,安装路灯、地灯、景观灯1382盏。县城控制区面积由原来的24.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09.1平方公里。
城市功能完善
出租车是桑塔纳3000型轿车、公交车0.5元,这在许多城市是不可能的,这却是吴起人享受到的舒适生活之一。"十一五"期间,立足市民的吃、住、行,吴起县委、县政府加大了市政建设力度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。县上先后开工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场、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,并通过了环保部门的专项验收。建设县城四大供热点设施及管网,有效地保障了冬季供热。仅2009年新建集中供热换热站4处,延伸管网13000多米,增加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。四星级酒店吴起国家大酒店开业运营;设施的县城体育场建成投运;大吉沟森林公园、长征胜利纪念园免费开放,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的竣工投运,让这座新崛起的山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。
五年间,吴起县先后完成了白石咀、刘渠子二道街、胜利山隧道、5座大桥、5个小区的新建、改造工程,新建和改造巷道95条,浇筑混凝土路面13.71万平方米,摊铺沥青路面和沥青路面补修70.8万平方米,铺装人行道彩砖35万平方米,修建了3处公共停车场,建成了设施的体育馆……
城市环境变美
在城市建设中,吴起把城市园林化建设作为改变城市面貌,提升城市品位,增强环境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该县以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成果为目标,按照"规划扩绿、抽空还绿、见缝插绿、拆墙透绿、筑路配绿、留地造绿"的建设思路,坚持政府组织、部门负责、群众参与、因地制宜、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的原则,稳步推进县城重点区域绿化。围绕"身边增绿",以 街、巷、陡坡、裸露坡面及城市视觉范围为建设重点,见缝插绿。对县城内的所有单位院落进行绿化。主要以移栽景观树种为主,用2 m -4 m的云杉、刺柏、塔柏、油松、金叶槐、龙爪槐、蜀侩、五角枫、垂柳进行绿化。县城主街道和开发区街道重点应用控根造景、摆放花卉、花屏造型、人行道布景等方法,在老城区、开发区、刘渠子等重点部位进行街道景观再造。强化居民区和居民院落的绿化。对居民区生活道路和巷道进行了全面绿化,根据道路、巷道的实际情况,在道路的单侧或两侧,栽植1.5
m以上的国槐、白蜡、云杉、油松、塔柏等行道树。同时,安排县城居民院落绿化,主要绿化点包括硷畔、脑畔、窑背、护坡和院内。仅2009年,该县完成县城重点区域绿化3200亩,补植1.2万亩,使用油松、侧柏、云杉等苗木95.2万株。森林公园十里长廊大树移栽补植0.7万株。
五年来,完成了县城主街道道绿化工程,完成了洛河两岸景观带建设,完成了长征胜利纪念园、大吉沟胜利公园、城市十里文化长廊等市民主要休闲地的绿地建设。与此同时,小区、单位等庭院绿化也取得了明显成效,几年来,投资上亿元用于了城市绿化建设,城市绿化面积的大幅增加,使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如今的吴起,春有花、夏有荫、秋有果、冬有绿。
城市夜景点亮
"十一五"期间,吴起县对县城主街道和主要建筑先后进行了点亮,到夜幕降临,主干道路旁及临街建筑就到处彩灯闪耀,把城市装扮得美轮美奂,让这座历时千年的山区城市显得更加迷人。
在城市亮化工程中,该县分街道亮化、楼体亮化、标志建筑亮化三大部分,主要采用节能环保的LED光源,对县城主干道路旁的行道树及所有临街建筑物进行灯饰化建设,对刘渠子大桥、胜利山大桥、白石咀大桥等临街大桥进行桥体亮化景观处理,并在石油大厦、政府大楼、文化大楼、吴起宾馆等吴起标志性建筑高楼设置光源射程8公里以上的激光射灯。在设计理念上,以简洁明快、高效节能为主,确保整体立面空间达到通透美观的效果。该县先后安装路灯、地灯等6879盏,灯带3500米,圣诞灯5000盏。"吴起夜景"已成受到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。
城市生活宜居
漫步吴起的大街小巷,细心的人们会发现,百姓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"十一五"期间,吴起县结合新农村建设,将县城内的所有窑洞住户纳入新农村建设,给予每户"5+1+5"的补助,即;每户补助5000元,每间房子补助500元,每个人补助1000元,还对按时完成改造的住户奖励3000元,实施以来,上万户居民住进了宽敞明亮、设施齐全的新窑洞。同时,县上还对巷道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集中改造,上下水、道路硬化,同时还建设配套了社区公共设施,过去的荒草坡变成了一个个小广场。
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,县委、县政府组织开展"文明社区、和谐家园"创建活动,广泛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,倡导积极向上的文明生活,在社区出现了"五多五少"的和谐现象,即关心小区的人多了,自私自利的人少了;讲究卫生的人多了,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少了;居民互帮互助多了,邻里纠纷少了;参与公益事业的人多了,漠不关心的人少了;参加文化体育锻炼的人多了,有不良习气的人少了。
五年建设奏凯歌,宜居吴起美如画!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带领下,勤劳的吴起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,在胜利上下、洛河岸边建设起自己的美好家园,战酷暑、斗严寒,平地起高楼、荒坡变公园,经过五年建设,一座现代气息和黄土风情并存,宜居宜业的山区城市呈现在人们面前,吴起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辉煌的"十一五"。